但比起以往喊喊口号,这一回大家是心悦诚服,李治说得的确是警世之言,唐朝发展至今,很难再逆行回去,多的就不说了,当年李世民消灭东突厥,把颉利那一帮突厥贵族都给迁到长安来了,人家都在长安繁殖开来,有些人还当了重臣,要再逆行回去的话,那突厥不都反了,天下又会大乱。
李治本来就是在这环境长大的,他在长安见过很多外来人,因此本身也不抗拒这些,再加上他的雄心壮志,你不海纳百川,就不可能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另外,唐朝思想本就开放,因为自汉以后,中华大地分裂割据,几百年来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隋虽然统一了,但很短暂,而且隋唐本来就是一脉相承,两代帝王都还是亲戚,又是出自一个集团的,虽然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战火四起,军阀混战,生活艰难。但也因为总是在打仗,导致统治者对人们思想的控制非常薄弱,因为没有功夫做这些事,这都还没有稳定下来,又打起来了,这客观上有利于思想的萌芽与自由传播。
另外就是李唐王朝的政权主体陇西贵族地处汉民族的边远地带,以前这个地方是北魏、北周政权,胡人在这地区的影响很大,受自汉武帝确立的儒家正统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影响要小得多,这就造成思想开放,汉唐虽然都非常强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有着更多的不同之处。
纵观中华历朝历代,唐朝是没有文字狱的,宋朝也非常少,当然这个文字狱,是指没有像明清那样因诗文导致抄家、杀头,甚至诛灭九族之类惨不忍睹的事件发生,但因文字被贬,罢官,降级的事也是有的,而且其中也掺杂了不少政治斗争,完全是因为文字、言论治罪的倒是少。这也是为什么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宋词也璀璨过,但基本上是在走下坡路。
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人写了多少诗讽刺李唐王朝,多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