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显责怪的看了眼李治。
李治“哦”了一声,苦笑道:“朕想事情想得太入神了,都忘了这吃饭的时辰。”
那几个丫鬟将饭菜放下之后就出去了。
武媚娘这才问道:“陛下,又出什么事呢?”
“还不就是科举的事。”李治叹道。
武媚娘道:“兴科举,不是陛下最为希望的么,怎么,朝中有人反对么?”
李治diǎndiǎn头,道:“你可猜得出是何人反对么?”
武媚娘沉吟片刻,摇摇头。
“韩艺。”
“韩艺?”
武媚娘大吃一惊。
李治diǎn了下头,然后将朝堂上的事,跟她说了一遍。
武媚娘听后,道:“如此说来,韩艺倒也不是反对,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
“但是他也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李治叹了口气,道:“他说得其实很有道理,而且也合朕的心意,若以策问为主的话,可降低士族的优势,可是朕又觉得诗赋同样也重要,不可忽略。”
武媚娘思忖少许,道:“臣妾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李治道:“什么办法?”
武媚娘道:“臣妾也觉得韩艺说得有道理,考试不应考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当活学活用,应当废除明经科,进士科则是策论为主,另外,可另设一个杂文科。此科目可作文章,亦可作诗赋,全由考生自己选择。另外,我朝科举制中不是还有秀才一科么,只是秀才科目太难,至今鲜有人考上,如今也是形同虚设。
陛下可将秀才科改为学士科,但学士科不设考试,只要考生能够进士、杂文都及第,便算是通过了学士科,但凡能够通过学士科的考生,朝廷便立即录用,还可以设立一些优厚的待遇,表现出朝廷对于学士科的重视。不过朝廷选拔官员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