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唐朝小闲人 > 第八百六十一章 拒绝的权力

第八百六十一章 拒绝的权力(3 / 8)

是站在最后面。

但是韩艺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大臣们的主意,心里大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在刚开始的时候,当然是讨论北边战事的问题,这是首要问题,但是不同于历朝历代的是,自李世民北伐成功之后,唐朝一直都是压着北方民族在打,而且突厥也是天灾**,不成气候,因此对于此战大唐王朝是信心满满,事实情况也是如此,程咬金大军进军非常顺利,关键在于大唐现在的后勤太强大了,不打仗都没有办法消耗粮食了。

商量的结果就是这一次要消灭突厥残余,制定的计划也是围杀阿史那贺鲁的大军,不能再跟他们讲和,就往死里弄。

在这一点上,大臣们是空前的团结,众志成城,因为阿史那贺鲁原本已经投靠了唐朝,是在李治即位之后,他就叛乱了,显然是看不起李治啊,大臣们觉得你这是在羞辱咱们的皇帝,这可不行,必须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这都不制止的话,那很多少数民族都会选择叛乱。还有就是唐朝是一个尚武的国度,军方在朝中的力量非常强,如今的当朝第一人李勣,就是来自于军方,将军们当然要打仗,不打仗他们怎么立功啊。

另外,唐朝对于大臣们的要求是出将入相,能文能武的臣子,皇帝就最喜欢,好比崔义玄出身于清河崔氏,但是人家带兵打仗也很厉害,这些人虽是出身书香门第世家,但他们也崇尚武力解决问题,不会说惧怕打仗。

可谓是文武一心。

只是如今唐朝的国力太强,当然,也可以说是周边的敌人太弱了,这就造成一种非常奇妙现象,战事虽重,但远不及内部问题棘手。

现在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内政,李治刚刚掌权,又没有提出什么主张来,是继续延续贞观政策,还是改革?大臣们心里也没有底,大唐其实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

在商讨完战事之后,李治喝了一口茶,面带微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