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有道理。”
河东裴氏在隋唐二朝都是极负盛名的,在朝中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的,李治现在可不能轻易树敌,因为一个裴行俭将整个河东裴氏都给得罪了,那真是得不偿失。
许敬宗道:“如此难得的机会,仅仅是将长安令贬出京城,这未免也太轻饶他们了。”
韩艺瞧了他一眼,你这老家伙见缝插针的本事还真是一绝啊!
李义府心领神会的站出来,道:“陛下,左仆射年事已高,但却身兼数职,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微臣建议擢升许大学士为礼部尚书。”
这话题看似跳跃的无厘头,但是其中关系非常密切,李义府这话无非就是建议李治借长孙无忌之失误,提拔自己的人上去,达到此消彼长的目的,其实许敬宗那话也就是要求李治升他。李义府心如明镜,他上回捞到了中书侍郎,而许敬宗冲击中书令失败,许敬宗心里肯定不高兴,李义府可不想跟许敬宗闹掰,于是顺水推舟。
但他也不是随口说的,心里也是算计很清楚,首先,礼部尚书虽然品阶高,但是没有实权,一直都是于志宁兼任,但不管怎么样也是三省六部中一个首官,地位是大大提高了,毕竟品阶摆在这里,对于废王立武之事,还是有极大的帮助,另外,许敬宗以前就当过礼部尚书,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权力肯定比不上李义府的中书侍郎,这一笔账李义府是算得清清楚楚,既能安抚许敬宗,又不至于威胁到自己。
李治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他心里也明白,许敬宗尽心尽力,总得提拔他一下,不然的话,就太不公平了。
许敬宗心里也满足,他不敢奢求太多了,中书令这些重要职位,长孙无忌肯定不会放手,他不能再一次承受失败了,他要求稳。
主要是上回冲击中书令失败,令他面子过不去,有损他的威望。李义府升了,崔义玄升了,韩艺就更不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