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807章 惊遇

第807章 惊遇(3 / 7)

当于吃干饭,加上豆料粮食就相当于加肉,比例越高,肉食越多,最后才有充足的体力干活。

所以就算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的马匹,平时散养在草原,临战时也要突击补充一下,供应一些粮食与豆料。就象在工地上干重活,没肉吃的结果是什么?

靖边军的马匹一般平时有加豆料粮食,出战时甚至达到干草一半,豆料粮食一半的比例,充足的营养下,自然匹匹显得魁梧高壮。

清国的马匹达不到这个水准,不过因为量大,一样消耗不小,出兵两个月来,多尔衮从日本朝鲜抢掠来的粮米已经急速消耗下去,特别补给线太长了,他不可能到顺义后,仍然从清国境内供粮。

所以入关之后,事实他大军的供应都是就地夺粮,就食于敌,他跟吴三桂等人言大军入关,秋毫无犯,然事实上他军队所过之处跟流贼一样干净,各村各镇冒火。

只不过多尔衮很注意不要侵犯士绅,特别不危害他们的性命——如果他们不反抗的话。所以相比以往的烧杀抢掠,玉石俱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已经有士绅歌颂大清国的仁德了。

不过就算如此,海量的粮草供应仍然困扰着多尔衮,连包衣在内,他二十五万大军,哦,现在不止了。

每天的粮食消耗都在五六千石,这量实在太大,所以征上粮后,多尔衮最优先是供应他的满八旗,然后是蒙八旗,然后外藩蒙古人,然后汉八旗,然后朝鲜日本八旗,然后新投降的明顺军。

每天围绕着粮食的纷争不知多少,便如新投降明顺军队,便希望自己的待遇跟汉八旗一样,甚至他们之间相互抢粮。

最后才是包衣们,这些人仍然饱一顿饥一顿的苦日子。

当然,大战若胜,他们倒可以去搜刮普通的大明百姓们。

他们在营中干着后勤等杂事,到达顺义后,更是赶着砍伐树木,收集木板,搭建浮桥,制作盾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