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该呆的地方。”
谢一科想着,他转头看着山下,如蚁似的人群正在忙碌着,他们中有军士,也有昌平当地百姓,他们沿着这神岭山下,又有东南五里的汤山下挖掘壕沟,修建胸墙。
胸墙就是挖掘壕沟后取的土,蔓延得非常的长,北到军都山,南到沙河边,长度直有二十里。
然后沙河上又搭建浮桥,使得两边的军士可以快速从容渡河。
这道防线很类似当年的巨鹿防线,土墙之间留有若干空位,可以放置小火炮,或供墙后军士出击之用。土墙的前方又挖有几道壕沟,然后用挖出的土堆砌成小半人高的小墙,防止鞑子可能的马匹冲击,还有他们的盾车。
特别胸墙前这道壕沟,又宽又深,而且上宽下窄,类似一个“v”形,人马掉进去就别想爬出来,非常的恶毒。
他们防线也主要有三个支撑点,神岭山、汤山,还有神岭山背后约五里的白浮山。
内神岭山、汤山是第一道防线,胸墙蜿蜒从北来,从它们山脚下经过,又蜿蜒南下到沙河边。然后神岭山、汤山上都安置有大量火炮火箭,居高临下的打击来攻的鞑子兵。
他们有地利之优,炮兵前方又有胸墙军士掩护,没有任何危险,可以从容打炮。
神岭山、汤山相距不远,可以相互呼应同时,还可以形成猛烈的交叉火力。
第二道防线是几里后的白浮山,矮墙壕沟与第一道防线无异,这方主要是预备兵力,还有万一之用。靖边军作战,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非常周全,任何时候都考虑到可能最坏的结果。
密密的军民百姓修建着工事,他们用铁锹锄头拼命挖土,虽然工程浩大,但辎重营数学人才多,规划合理,又人多力量大,到今日的四月十八日,代号为“神岭山防线”的立体防御工事已经基本完成。
不过庞大的人群还是继续劳作着,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