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像古时候赶考的学子一样,每年报上去的项目不计其数,人家为什么要批你滨海的项目?
为了约见负责审批的负责人,刘大同一次次往京城跑,带着市计委的副主任,带着驻京办的主任,却一次次碰壁,材料交了,却石沉大海,迟迟未见批复,把他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刘大同还是有过人之处,知道若这么等下去,走完程序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滨海等不起,自己也等不起。
通过关系,刘大同找到了一个曾在滨海市任过行署专员后来又调任中央,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找到了老领导,从感情说到发展,从私人角度说到大局需要,终于打动了老领导,出面为他牵桥搭线。
今晚这顿饭,就是老领导出面的结果。刘大同把它当作了一个战场,不出个战果,决不离开。
见到这个姓叶的领导,刘大同不由感慨别人是如此年轻,已经是副省部级了,而自己还是个副厅,感慨完了就开始发动进攻了,拐弯抹角、投石问路、抛砖引玉,使出了浑身解数,也还是没得到明确的答复。
在接触这位叫叶文高的领导之前,刘大同是做了功课的,从叶文高的成长历程一直了解开来。
这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型干部,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据说为人油盐不进,而且十分低调。关于他的逸闻不少,说他本来出身并不显赫,但后来娶了个中央首长的女儿,之后才青云直上。
更有人说,这人长得一表人才,老婆却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儿小残疾,在****岁月里受了父辈牵连,一时想不开,喝药自杀,结果人没死成,耳朵却聋了。
这种爱情故事原本应该是很让人感动的,偏偏时代不同了,解读出来的意思就发生了很大的偏离。
许多人都说,这人真有野心,也能下得了狠心。一个零件正常、一表人才的的年轻人娶了一个有残疾的又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