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版权经济之所以搞不起来,最大的问题就该赖那些免费思想的大佬。
就拿百度做例子,虽然百度算名声比较好的了,它自身从来不提供任何官方盗版资源(这时候连百度云都还没兴起)
可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因为在百度里搜任何小说、游戏、影视作品的名字时,最置顶的搜索结果几乎都是非法的盗版源,那国内用户找盗版也不会那么容易对不?
所以,虽然百度不直接提供资源,但百度干的就是盗版者的中介,并且从这些盗版者那儿获取竞价排名的广告费。
至于那些流氓软件起家、刚刚用安全卫士和免费杀毒软件洗白不久的同行,就更是如此了。361浏览器无非是直接在打开浏览器时的“安全主页”上,就截胡了度娘家的搜索业务量。
同时,后来361还在浏览器上推出了“划词搜索”功能,即在使用361家的浏览器时,如果直接选中网页上的某些词句并点右键,则会在传统的“复制”等按钮上,多出一个直接“搜索”的选项。选了之后就会直接用361的搜索引擎来搜,从而截胡更多流量广告费。
(当然,2010年这个功能还没做出来,还需要一年左右。到时候361也能占到国内将近30%的搜索市场业务量,成为继度娘之后的国内第二大。另外搜狗什么的运营思路也是一样的。)
至于其他不做搜索、但喊“免费经济”喊得最响、最试图用这句口号快速垄断市场、主导地位的巨头而言,其侵害版权转嫁流量收益的路数其实也是大同小异。
甚至连QQ也不仅仅是人们单纯地以为“靠玩心悦游戏的傻哔来养活其他不花钱白女票的用户”,所以也别以为“只要我是有定力的人,从来不在腾云的游戏上花钱,我就白赚没亏”了。
这种现状之下,被戳中了商誉痛点的巨头们,纷纷开始让公关部门火力全开直接反喷,并且花钱买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