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的就误伤到你了,今天我是来配个不是的。”
冯见雄的话说得很客气,可是内容就完全不客气了。
杜丘明暗暗咬牙,想不明白对方为什么占了便宜还要来挑衅。
这不是圈子里的行事风格。
除非,冯见雄说的都是真话:也就是发论文捅破窗户纸的事儿,是刘渊明那个“老愤青”做的,冯见雄已经劝阻了但无效。(如果刘渊明真的是为名不为利,力排众议这么干的,那么外人当然会把他误认为是老愤青。)
“这位冯先生是……”一旁的邵凯微微抬手示意,让杜丘明解释一下。
毕竟,邵凯并没有关心过那些论文上每一个署名,他只是看结论,看正规机关的法律文件。
而且,刚才杜丘明神色中微微的不自然,和回避,已经让他意识到了些什么。
杜丘明没办法,只能解释:“邵总,导致贵公司计划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这小子了。别看他还是个在读研究生,手段之卑鄙,如今也算是业内出名了。我承认,利用复审委决定效力解释的漏洞牟利,最初我就是受到这位同行的启发才实施的。不过,他发现有人跟风之后,就把全部秘密主动披露到学术期刊上了。本来,贵公司今年就能拿到国家级高新企业……”
“诶,话可不能乱说,我明明是来道歉的,杜总,论文是刘教授发的,我只是没能阻止他——要知道,如果他不披露的话,我起码也能靠这条路子再多赚1000万。”
1000万这个数字当然是往高处算了,而且还没考虑到同行价格战之后的跌幅。但冯见雄拿来吹吹牛,旁人一时也听不出来。
杜丘明忍不住气极反笑:“你没能阻止他?呵呵,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刘渊明对你再有利用价值,无非也就是两年换个博士学位。到了你我这种档次,博士算个屁!如果不是你纵容,他能让你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