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就是这种情况。
“刘教授答辩过不算,你这个课题太重大了,我觉得很适合专门组织公开答辩——你没意见吧?”芮主任略微有些傲然地看着虞美琴。
虞美琴并无表情波动:“当然,您有权要求我参加公开答辩,我接受这个要求,但我拒绝认为这是一种惩罚。”
“那就今天下午2点,我记得今天正好有一场公开答辩。”芮主任翻了一下教务记录,直接就下了决定。
她对这个时间很满意。
如果多隔几天,说不定这个虞美琴还能有足够时间突击恶补呢。
要是半天都不隔,她也没时间研究清楚这个论文——如今师大法学院在知产法领域最大的学术大牛就是刘渊明教授了。既然刘教授都私下答辩过了没问出问题来,其他教授、讲师们多半也不容易问出漏洞来,或者说就算他们有实力,也会顾及刘教授的面子。
芮主人思前想后,决定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找个原先在金陵大学相熟的教授,帮忙看看这个论文,然后写下问答的稿子,到时候公开答辩时她亲自提问。
……
下午两点,法学院举办公开答辩的阶梯教室。
虞美琴被安排在了第一个。
主席台上一整排的教授、讲师,大约有十个。
底下则是整整三四十号运气不佳的毕业季学生,他们都是被抽到要在今天下午公开答辩的。
幸好,并没有纯粹看热闹的人,这多少让大伙儿心里好受一些。
芮主任讲了几句开场白,就宣布答辩开始。
刘教授率先问了虞美琴一个问题,比较中规中矩,完全是引导着这个课题的综述脉络下来的。问完之后,虞美琴也思路清晰地梳理了一遍。
她本来就口才了得,自己学得融会贯通的东西,要想汇报起来,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然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