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是这么拍脑门的:可以想办法把洛杉矶规划成四五十个社区聚落卫星城,每个社区聚落里面都有工厂、商业体、CBD写字楼区块、居民区、教育医疗……
然后最好实现“每个区的人民,平时工作、生活都可以不用离开自己所在的那个区,在区内部消化掉通勤需求。那样也就没多少人需要穿越整个洛杉矶市区大范围长途移动,拥堵问题自然就没有了”。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规划完成之后,加州人发现洛杉矶的产业格局变化太快了。
作为引领全世界文化和传媒产业的龙头,这座城市的工作流动性和社会阶层变化太剧烈。几乎全世界所有创意产业的革M都在这里发生,每年有几百万洛漂黯然离场,又有几百万全球乡下来的洛漂雄心壮志塞进来。
所以政治家们“希望居民在本区工作和生活”的愿望假设根本就没有实现过。1300万洛杉矶人很快恢复到了“不管住在哪里、不管工作在哪里,还是要经常穿过全城”的生活状态。
然后城市不可逆的塞爆了。
在2007年的地球上,还没人想过这种问题政府能否通过规划来解决。
事实上,这个解决方案跟今天的辩题也并非直接相关。
但既然陈文倩想用这招,来证明“行政管制不一定有用”。
那不管这个问题是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冯见雄肯定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她死个明白的。
……
“洛杉矶的问题,并不是‘政府行政管制手段对治堵无效’的证据,那只是洛杉矶当地施政手段不够聪明导致的。
我可以找一个人口规模、都市面积和行政面积都相近,而且也都贯彻了‘城市分散化’治理政策的同类例子,来作为证明。
比如德国的北威州——北威州拥有3点2万平方公里面积、1800万人口。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