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大会与会者还是发出低呼,步加琢也带花镜,凭空出现一本书,让他这种老学究大开眼界。
“我们从科研资料站得知有这本书,我大致阅读过,对于周轩先生深感佩服。”里斯特说道。
“我本人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忠于历史,将古人记录的内容重新呈现出来。”周轩谦虚说道。
“不,我不是佩服里面的内容,而是佩服当代年轻人真是什么都敢写。”
会议桌发出轻蔑的笑声,声音不大,但非常刺耳。
“哦?可否举例说明?”周轩淡定道。
“星辰的数量和位置,与易经的六十四种卦象对应,而且你们的古人早有推断和定论。”里斯特耸耸肩膀,“我无意诋毁一国传统化,但你这种写法,无视几代科学家无穷无尽的观察和计算成果,将天体的发现归为古人早得知,这是对科学发展的轻蔑。”
书只有几行字的描述,但安如山这样写法,却让天学者对此极为敏感,也很伤自尊,认定周轩后知后觉,利用现有的天学发现,生搬硬套在易经的卦象面。
“我绝没有此意,如果我们把时间纵向来看,其实古代和当代的人们是生活在平行空间之。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去验证同一事件,得到同一结果,那说明不是巧合,而是真正的存在。”周轩解释道。
“呵呵,把时间竖起来看,有意思。”鲍德温教授笑了,觉得很有新意,却不代表其他人也有这种看法。
里斯特摇摇头,“人们常说,每次科学家历经千辛万苦攀登一座高峰,却发现神学家已经等在面几千年。其实,这句话是讽刺,为何神从来不提前发出指示,让人们沿着他的步伐去做研究,那样岂不是发展更快?”
“换个角度来想,每次科学发展到高峰,会回归神学。而这里的神,并非我们狭义范围的膜拜的对象,而是人类和宇宙的起源,是最为基础的本质。”周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