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皓山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纷纷侧目,不少人看陆皓山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刚才对他客气,那是多是看在指挥使韩文登的情面上,再说陆皓山也有战功,现在对陆皓山却刮目相看,不少人目光中带着敬佩的神色。
这是一个刚刚由文转武的新人吗?这番见解,估计只有人那此久经沙场的名将才能说得出来,像陆皓山这种“新人”,估计最多就是凭着一腔热血提刀就向敌人冲过去拼命,这战斗的三个阶段,用真知灼见些来形容也不为过,客观真实描绘了战争的走势。
从辽东战线退下的莫将军感叹道:“陆千户这番话说得在理,要是朝廷也是这样想就好了。”
“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唉,可惜了。”钱文通点头附和道。
“那些鞑子,清一色的骑兵,来去如风,的确难对付。”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众人纷纷附和,就是洪承畴也略有所思地点头,扭头说韩文登说:“韩兄手下人才众多,就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也有这番见解,洪某佩服。”
韩文登也被陆皓山的一番言论给震惊了,小兵追求的每一场的胜利,对于上位者来说,不拘于一役一地的得失,讲求的是大局,一切从大局出发,陆皓山这番见解可以说极为精辟,甚至可以直接加以运用。
自后金作乱以来,大明的皇帝,想的都是尽快消失敌人,就是当金皇上崇祯也不例外,当袁崇焕说五年可平辽后,对他可以说百依百顺,责令各部以辽东战事为优先,严加配合。结果五年还没到那位争议极多的袁督师就已经被砍了脑袋,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大明的皇帝都是急性子,而是大明的财政不堪重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再说后期多以募兵为主,这个兵需要军饷的,几十万人马,一天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明朝的财政早就捉襟见肘,想尽早结束战争也是很理实的问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