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风头无两,那铺天盖地的赞扬声,让刘远的地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就是以前最诽谤刘远的人,也不得不心悦诚服。
谈论完的刘远,很多人就把注意力放在“颜如玉”的标准上。
读书人对“才子佳人”的佳话非常向往,很多人流恋烟花之地,也是为了一搏风流之名,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女神,就哪个能作读书人的“颜如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赵兄,这颜如玉,莫过于是羞花闭月的西施,只有她才符合颜如玉的标准。”
“非也非也,金兄,说到颜如玉,自然是饱读诗书之人,符合一特征,自然是三国的蔡文姬”
“江东二乔,那才是绝色的美人。”
“哪里,貂婵才是第一美人。”
“王昭君,肯定是她,那种气节,不是正是我等读书人的楷模吗?”
一众书生士子不仅往报上积极投稿,维护自己心中的“女神”,就是在私底下,也积极讨论,一时间,这个话题不仅在长安城,就是在大唐的都引起很大的反向,看到时机成熟,刘远马上授意龚胜炮制了一篇名为《黄金屋已现身,颜如玉何处寻》的文章.......(未完待续。。)
ps: 求保底月票,这个月的主题是四个字:爆发、战斗!!!!把你手中月票投给炮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