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看到这里,本宫的内心就难以平复。”
杜三娘也附和道:“是啊,听说那隋炀帝强征民夫开凿河道,死了很多人呢,想想都觉得可怕。”
“此事我也听说书先生讲过了。”小娘不甘示弱地说道。
看到刘远的脸色有些不以为然,李丽质忍不住问道:“刘远,你是怎么看的?”
刘远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说:“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每个人都有有得有失,有功有过,这些就是让后人去评价吧,我们之行就是下扬州,最重要的是玩个开心,这种事就不要讨论了。”
如是让刘远来评价隋炀帝,刘远只能用功过参半,一个传奇人物来形容。
虽说隋炀帝好大喜功,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下令修筑的大运河,就是千年以后人们还受益、他虽好大喜功,却将华夏的版图一再扩张,把隋朝的影响力扩散到四面八方,让四夷臣服,就是李渊勾结外族造反时,隋炀帝也是把精力放在防御敌族上,有一种说法,如果隋炀帝不顾虎视眈眈的外敌,放弃边防,把精兵良将抽调回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李渊,那么路死谁手尚未得知,可是隋炀帝没有那样做。
很明显,在面外有敌侵、内在动乱,在“攘外”还是“安内”的决择上,这位历史上评价并不好的帝王,毅然执行“攘外”的政策,在这一点上,他可以后世一位当权者高风亮节多了,因为后者的政策是先“安内”,然后再“攘外”。
用一句话来形容,隋炀帝牺牲了自己,独扛了骂名,间接成全了李二。
虽说两人所走的道路不同,但下场都不好,前者兵变被杀,生前穷奢极欲,死时连像样的棺材也没有,而后者虽说没有被杀死。不过他被迫放弃了大片美好的河山,在一海岛上渡其余生。
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所撰写,其中有多少是史实或是杜撰,那就是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