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占地面积,大明宫也被东都的洛阳宫压制下去了,整个洛阳宫也比大明宫大了不少,占地更广。
因为李弘当时还在安西征战,所以洛阳宫依然是遵循历史上李治跟武媚的旨意,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建造,没有让小兔崽子李弘有丝毫插手的机会,何况那小兔崽子人还远在安西。
此时的洛阳宫甚至已经超出了历史上这个时代的建筑巅峰,远远领先于这个时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宫殿,恐怕就是随随便便拿出宫殿的一角,怕是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与它比对。
毕竟,在人们的概念中,上一世依然留存的故宫就已经足够大了,但当你想象一下,洛阳宫足足有六个故宫那般大小时,你就会知道,唐人在屹立于世界之巅时,这个民族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什么样儿的自信。
洛阳城的水系也要比长安城更加发达,加上运河能够直达洛阳城内,所以整个洛阳在商业上,要比长安城更加占据优势。
要不是这几年长安还有一个太乙城在支撑着关中的经济繁荣,恐怕李治跟武媚两口子,就不是改洛阳为东都,甚至是有可能直接就定都洛阳了。
洛水东西贯穿洛阳城,把整个洛阳城分成了南北两半,也就出现了不同于长安东市、西市的南北两市,原本历史上只有三座桥来连接南北城的桥梁,在李弘这一世变成了九座桥,每一座桥的宽度、以及独特的设计,都是大唐盛世巅峰杰作的体现。
天津桥则是进入洛阳后,过洛水进入皇宫的必经之路,由三座桥相连而成的整体,天津桥居中、往上既北面便是黄道桥,天津桥下首的南面则是被称之为星津桥,其名字全部都是袁天罡夜观星象,用天文学名字来称呼的。
在长安时,李令月说起她喜欢在天津桥看船来船往时,李弘当时还不屑的对三桥的名称发表看法,觉得桥名字有个名字就行了,整的神神鬼鬼的,听起来就别扭。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