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御史台风言奏是,虽然如今看起来与臣子是处于相对立的局面,但如果细化到具体事宜上,牵扯到臣子与臣子之间的利益,或者是非时,御史台的作用就会无限的放大,只要御史台偏袒哪一方,无论有无证据,就靠着风言奏是,就足以像最后一根稻草般,压倒另一方的臣子。所以为了保持中立,他们可以站在朝堂上,但绝不可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只能听不能说。要说,也只能是说与朝政无关,与臣子有关的事情,如此他们才能够不被朝堂上的利益政治化,才能够恪守御史台的职责。”李弘很正色,李治听的直皱眉,好像有点儿道理。
武媚面色同样平静,看着李弘的双眼,淡淡的再次问道:“那岂不是说御史台官员迁升只能在御史台?岂不是有埋没贤才之可能?”
“母后所言极是,所以让他们身为御史时,只能听不能说,不在御史台了,那么自然可以行使他身为臣子的权利。”看着武媚要说话,李弘快速说道:“母后是想问,如果不能参政议政,御史台的官位岂不是对他们没有了吸引力,会不会变得消极?”
武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李弘虽然没说出答案,但是她已经渐渐明白了李弘的心思了。
监管臣子的衙门,自然是不能议政,五姓七家如今余威犹在,受他们举荐之人多如牛毛,时刻都有左右朝堂议政之事发生,但不能因为立场不同,就认为五姓七家举荐之人乃是歹人。
但长远来看,五姓七家举荐之人,大部分人所做的决策,都是带有很大的倾向性,偏袒于五姓七家,这也是五姓七家能够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
而一旦朝堂之上形成了举荐的臣子与科举的臣子对立时,御史台的作用就立刻体现出来了,只要他们倾向哪一方,本着风言奏是的职责所在,就足以在皇帝面前,为自己的派系做那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把御史台与参政议政隔开,在少了集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