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科目中,明法、明算、明字又不为人重视,所以大部分人又都是出自于明经、进士两科。
朝廷也无法限制文人士子的严重偏科,于是没几年的功夫,基本上明经跟进士则就成了常科,也让文人士子们削尖了脑袋,扎堆儿往里面冲。
而这也是造成了大唐官员严重偏科,在创造社会发展进步的道路上,严重的拖后腿,不过也就造就了一大批的诗人,以及流芳百世的诗赋。
进士基本上就是吟诗作赋,所以进士能够及第(中选)者居多,不但造就了大量的诗人,也造就了大唐朝堂之上整体偏科严重,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
明经分帖经与墨义两种,帖经就像是上一世的填空题,《礼记》或者《尚书》、《春秋》又或者是《论语》等经书,翻开到任意一页,把中间或者上下部分盖住,你只要能够准确无误的填上来即可。
墨义便是让你给一本经书的一句话或者多句话做注释,做的好自然分就高,做的不好分自然就低,存在着很大的人为漏洞,完全靠判卷者的主观思想来打分。
扬武跟着李弘一路走来,听着李弘一路上念叨着这些科举制度的利弊,以及对文人的不满,但身为一个太监,他也不敢说话,只能是听着太子殿下跟话痨似的一个人念叨。
“狄仁杰就是以明经及第的吧?中书省中书令裴炎也是吧?三省六部好多人都是吧,反正不是明经就是进士及第,要不就是五姓七家推举的。”李弘没头没脑的问了扬武一句,又开始自个言语上了。
“是……是吧。”扬武有些结巴,内侍省的太监,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太子殿下最恨的就是太监过问、闲谈朝堂之事了。
“过两年看我的崇文馆吧,一定要出几个人才才行,但恐怕明经、进士是没戏了,其他的几科或许还行,姚崇、桓彦范或许可以,但从明经或者进士及第,以后还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