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方印玺,其实在吐蕃人眼里,并不是很被看重。
他们更加看重的,则是苯教高僧对于吐蕃赞普的认同跟忠贞,而高僧的举动,也左右着民心。
这也是禄东赞在松赞干布死后,为何没办法废掉孤儿寡母,自己当赞普的原因。
神权一旦大于王权,往往只会兴盛了教会,愚昧而又被蒙蔽的百姓,依然不过是权利之中的附属品。
但如今苯教在吐蕃,依然是深入民心,不但是百姓之精神,而且还是王室成员、达官贵族的精神支柱,想要一下子让苯教从权利的中心退出,李弘也没有好的办法办到。
何况,如今的吐蕃,在自己进入后,不会是真正的被大唐占领,而不过是强权介入。
看看是不是以后能够慢慢的分而化之,慢慢的能够通过戴至徳等人的教化,抹掉吐蕃身上的神权印记。
布达拉宫远远望去,完全没有走到跟前的时候,能够给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要大。
芒松芒赞跟嘎尔赞卓两人为大唐的太子殿下,一左一右的扶马至布达拉宫山脚下。
跪在两侧的吐蕃大臣们,一个个如丧考妣,神情漠然。
原本以为他们已经足够强盛,强盛到足可以利用唐人不善于高原作战的优势,而永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但最终,他们竟然迎来了一场溃败,决堤般的大败。
芒松芒赞跟嘎尔赞卓同样神情漠然,陪同着李弘走在众吐蕃大臣中间,缓缓的向前走去。
山脚下的台阶处,在吐蕃久未露面的圣救度佛母文成公主,在当初两个陪同她,下嫁到吐蕃的宫女搀扶下,正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一脸冷峻的李弘缓缓走过来。
“老身文成见过大唐的太子殿下。”文成看着李弘,冷着脸作势要下跪。
“姑姑不可,如此岂不是折煞侄儿了。”李弘翻书变脸般,脸上原本冷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