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长大了难以许婚,所以她是真的急啊,只是再急也没有好对策。
权家祖孙三代男丁同样也没有好的办法力挽狂澜,这个是他们急需面对的难题。
简靖书回到了户部衙门,把手中的收集到的材料整理了一番,正要上呈给上峰,哪知他的上峰就前来找他,好生发了一顿脾气。
“这样的折子上呈给圣上,还说什么灾情将至,我看你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这是危言耸听。”这位瘦高的户部右侍郎怒声道。
简靖书站得笔直,“大人,未雨绸缪是必须的,如今我们这儿雨水如此充足,并且过多得令新近种下的庄稼都不长,那一向雨水多的江南地区就更不可想象,我们惟有先行做好防备才能应对突发情况……”
不管如何,他都要令这折子上达天听。
户部右侍郎却是瞪视着他,“今年是圣上登基十八载,必要兴国大庆,你上这样的折子岂不是在扫圣上的兴?我们户部还能有好果子吃?我告诉你,你赶紧给我弃了这想法,不过是多下了几场雨,没你嘴里说得什么灾情,知道没有?”
“大人,如果此事不能未雨绸缪,那等到这涝情真的出现时,我们会措手不及的……”
“简靖书,你给我听着,不会出现什么涝情,而且这是尚书大人的意思,你若还想在这个位置上呆下去,就给我把闭紧嘴巴。”
简靖书冷冷地看着这位瘦高的户部右侍郎,他花费这么多心思走遍京郊之地,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那些孤苦靠天吃饭的农民。
他狠狠地将自己手中的资料往地上一掼,这些自私自利的人迟早会害了无辜之人。
户部右侍郎见状,脸上也满是怒火,这简靖书实在是太气人,他必定要将此人排挤出户部,要不然迟早会让这人踩到他头上。
正在盛怒中的两人,没有注意到经过此地的两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