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如风赶紧扶住了他,并未吭声儿。他叹一声,自嘲一笑,“幸亏有你。”
如风脸上没有情绪,目光凉,声音也凉。
“属下一直都在的。”
东方青玄轻轻一笑,一点一点转过头来,温和的视线落在如风手上,狭长的眼儿眯起,那视线里,无失望,无难过,无悲伤,更无半分不谅解。
“你是一直在,却又从来不在。”
如风一怔,像是没有听见。
他没有回答,东方青玄也没有再问,只是心照不宣地笑叹一声,说了一句模棱两可,却极难理解的话,“不论如何,你到底阻止了赵樽,平息了事态。若不然,多少人都得随了他一起堕入万丈深渊,再无退路。”
~
太皇太后的丧礼是在隆而重之的气氛中过去的。七月底,分封往各地的藩王,包括宁王、安王、湘王、吴王等纷纷入朝,在奉天门外行跪拜礼后入皇城,为太皇太后守孝。
大殓之后,皇室贵族都得在家中斋戒,各部院大臣和官员还要在本衙门行集体斋戒礼,其余在京的散闲官员,则齐集于奉天门外斋戒,都不得回家。
丧事,也是热闹之事。
尤其恰逢乌那诸国来犯,京师民众更像是卷入了一锅热水之中,每日有说不尽的话题,哀国,哀民,哀生活,人人都在等待事态的发展,人人都可闻见天空里布满的血腥之味儿。
连续半月,宫门戒严,皇城封锁,京师城里的兵卒数量多过了街上进走的老百姓。赵绵泽在悉心为太皇太后服丧之余,修缮皇陵,督导京军,忙肆不堪。每一日都服丧于奉天殿偏殿议事,与臣工共议平定南疆乱局的举措。
然而,忠言,良言,佞言,纷纷扰扰,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能肃清南疆乱局的领兵之将。自建章帝继位以来,大晏第一次进入紧张的战备状态。可建国这些年来,大晏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