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唐朝使用得最多的办法,群臣齐声附和,大加赞成。
李林甫眉头一挑,驳斥道:“陛下,臣以为吐蕃之地与突厥不同,不可循旧例,该当推行郡县治。”
“哦。”李隆基眉头一挑,大感兴奋,问道:“丞相何出此言?”
“陛下,臣以突厥之所以老是扰乱,就在于治而不力。”李林甫开始剖析道:“大唐虽把突厥分为数部,各部间不能合流,便于大唐分而治之。然而,各部之间有军队,有财货,有口众,大乱没有,小乱却是不断。大唐之所以容忍,就在于大唐需要突厥各部为大唐守边,抵挡北方的边患,用此法尚可。”
唐朝之所以如此处置突厥,而不是采用郡县制,就在于北方大漠除了突厥还有其他的游牧民族,唐朝不愿直接出兵作战,那样的话,花费太大。分封突厥,让突厥来抵挡,就划算多了。
“吐蕃之地仅吐蕃而已,并没有别的种族,大唐不需要吐蕃代为守边,此其一。”李林甫接着剖析,道:“吐蕃之地,山高水远,高山密林遍布,华夏历时数千年方才纳入版图,得来之不易由是可见。若是采用分封之治,吐蕃之地要不了多久就会生乱,与其如此,还不如行郡县,废除奴隶,换吐蕃民心,方能长治久安。”
李林甫有雄才,看得深远,这番剖析入情入理,让人难以反驳。
杨国忠很想反驳,嘴巴张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籍口。
“陛下,臣以为丞相之言虽然有理,可是,若行郡县的话,朝廷花费极大。”有大臣已经在计算花费了:“还不如行分封,朝廷不仅不用花钱,还可以收吐蕃之治效。”
若在吐蕃推行郡县制的话,一切花费都要唐朝来出,这花费着实不小。要知道,吐蕃很穷,而地域又很大,要驻兵,要派官员,这都要花钱,而且花费很大。
要想省钱的话,还是分封之策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