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捡宝生涯 > 第九百七十九章 有漏网之鱼

第九百七十九章 有漏网之鱼(4 / 7)

加工后的销售,全过程或多或少都存在“赌”的成分。水晶自然也不例外,过去人们并不将“赌”字用在水晶上,只是近年来翡翠赌石的风靡,才有了“赌水晶”的说法。

由于原石蒙有一层外皮,人们不可能一眼就看透里边的质地、成色,所以里边到底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靠运气,这就有了“赌”性。

通常情况下,看到一块水晶原石后(许多水晶原石的卖主会在原石上开一个小窗口,买家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购买者凭经验来判断里边的样子,买下后将其切开,如果纯净度、透明度、颜色都很好,或者有独特的包裹体,那可能就会价值不菲,而如果成色不好的话,那可能投入的钱就会打了水漂。

孟子涛走过去,看到原石上有个地方开了一个窗口:“这其实是一块赌石吧?”

田又奇点头道:“确实是一块赌石,不过水晶的赌性不高,不像翡翠赌石那样,纯粹就是新入行的赌一下,对从业者来说,算不得什么。”

孟子涛点了点头,相比与翡翠,水晶确实没什么好赌的。

首先,翡翠原石可以赌,那是因为其内部的质地、种水、颜色变化莫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人士也往往会失手,运气成分太大了,所以有了“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的戏称。

而对于水晶来讲,其原石多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而且内外差别并不是特别大,多数情况下其质地可以一目了然。对于具备专业知识和一定经验的人来说,判断水晶原石内部的质地并不是特别难的事,只是对于初入门的收藏者来说似乎显得有点神秘。

所谓“赌”,一定意味着这件事要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无论是对于经验丰富者,还是初学者都应如此,翡翠具备这种特性,可以“赌”,水晶还谈不上“赌”。

当然,赌水晶也有花几千赌出几十万的案例,但那种情况比起翡翠都要少不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