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门子法?”
在普通人眼里,这话确实在理,不过法律是这么定的,自然有这么定的理由,孟子涛也不想跟他啰嗦,也犯不着跟他解释什么,况且,解释了他也不会听。
杨小坡接着说道:“我说,你要是觉得犯忌讳,那东西我就都拿回去,卖给谁不是卖啊。”
孟子涛呵呵一笑道:“我先看看再说吧。”
杨小坡带来的东西,除了一件是青铜器之外,剩下的都是瓷器,每件都是精品之作,甚至其中还有一件清代无款官窑瓷器。
可能有些人觉得奇怪,怎么清代还有无款官窑瓷器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除了清早期一些特殊情况外,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皇帝尤其是乾隆帝,总是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御窑厂一再烧窑实验,直至烧造出满意的绝佳式样为止,因而这个时期有些无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识的。
同时,这也与皇帝比较迷信有关。据传康熙帝怕太监将官窑瓷器打碎,寓意不吉利,唯恐自己的江山不保,因此要求烧制的瓷器不落本朝款或不落款。
还有一种情况是仿前代瓷器,如宋瓷、明瓷,倘若原件无款,仿制出来的瓷器自然也就不会带款。而模仿宋明经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再者,从存世官窑瓷器来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
而且,这类无款官窑瓷器在最近几年的拍卖会上,成交价格有着一些不俗的表现,因为它们与同一时期的有款瓷器相比,存世量更少,反而弥足珍贵。
杨小坡带来的这件无款官窑瓷器,是一件青花斗笠碗,此器布局严谨,画意流畅生动,笔触细腻,青花发色翠蓝浓艳,衬以如雪釉地,孟子涛从方方面面来判断,应该是一件康熙仿宣德的作品,而且是件精品之作,价值很高。
正当孟子涛仔细观察着手里瓷器时,就见从外面又走进来一位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