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线,前后攀爬两条螭龙纹,一条仰天长望,巧作为流,一条俯视而下,巧设为把,整件造型动感强烈,白釉滋润,展现当时的瓷塑高超技艺。
“还真是巧了,我也拿的是德化瓷。”
商威也把自己的东西拿了出来,却是白釉瓷箫和笛。
箫笛,原为竹制品,分别是南音中的直吹、横吹乐器。以瓷仿竹制作瓷箫瓷笛,是德化瓷上的一项特艺作品。明代,德化的瓷箫、瓷笛已著名于世,其造型美观,式样优雅,犹如白玉雕制,声调亦胜过竹制箫笛,而且不因气候干湿变化产牛音调变化。京城博物院和日本的箱根神社珍藏有德化明代的瓷箫、瓷笛。清初陆廷灿《南村随笔》云:“德化瓷箫,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不意云梦柯亭之外,有此异种。”
箫作竹节式,造型秀丽精巧,通体施白釉,呈象牙白。上端有V形吹口,箫身共有八孔,音孔有六,五个音孔朝上,一个音孔朝下,根部有两个出音孔,古称「凤眼」,底部作镂空。仿竹节处竹须也历历可见,顶部暗刻“凤衔灵芝”为饰,底部亦暗刻有“鸣凤”二字篆书款识。
瓷箫的制作工艺采用「吊烧」的方式。由于陶瓷在烧造过程中会缩水变形,因此保持其外观的完整性十分不易,而对内在的音域控制更是难以把握,所以成品率极低。据清代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德化瓷箫「百枝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由此可见一支上好的德化瓷箫,不仅要求形同竹箫,而且要求音质纯正,属于名贵的乐器。这是德化窑的特殊产品,时代多为明末清初。京城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之中,有同类藏品可为例做比。
这时候,室内静下来,大家纷纷看向孟子涛等人,都在思考着两人比斗结局究竟会如何。
陆广厦底蕴足,他是古玩世家,曾祖父那一代便是有名的古玩商,家学渊源,不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