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梅瓶,要不是因为它用得是国产青料,而且前年不小心口沿处碰坏了,我早就拿到拍卖会上去了,哪会到这里来受气。”
“能否容我先看一下?”孟子涛其实一眼就能看出这瓶子有问题,但他总不好不看就给出结论,那也太不负责了。
男子说:“你看吧。”
孟子涛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这只梅瓶,他到不是装模作样,确实是在对此物进行研究。
片刻后,孟子涛放下手中的放大镜,道:“实话跟你说,这梅瓶换我也不会收。”
“我就想问你理由呢?”男子冷笑着说道。
孟子涛说:“那我直说了?”
男子说:“我也是讲道理的,如果你说对了,我肯定给这位女士赔礼道歉,但说错了,就别怪我一定要讨个说法了。”
孟子涛点了点头:“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很有可能是八十年代,瓷都烧制出来的仿品。”
男子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我说你这人也够可笑的,八十年代那会,能够仿出这么精美的元青花,真得太好笑了。”
孟子涛也不生气,说道:“我这么说当然是有依据的,八十年代初,一位老太太从自家发现了一件元青花,最后被瓷都的一位教授给买下了。因为当时瓷都经济不景气,所以依那件元青花进行了仿制,由于仿得很到位,刚展出就被一位东人给买去了。”
自打元青花仿制成功后,瓷都的窑火又重新旺烧起来,刚开始的买主主要是港台和东瀛的客商,价格从几百元开始,后来经营高仿品的瓷商们听说自己的产品竟然玻当作文物出现在国际拍卖市场,便马上将每件仿品的价格从几万甚至到几十万。
后来,随着国际市场上天价元青花的不断涌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艺术品商人都盯上了瓷都,纷纷带着图谱来这里订做拍卖品,还有些港台文物商人干脆连窑厂都一起买下了,每年定量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