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在外面,我也找不到你。”
孟子涛说:“没办法,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我晚上就要去京城,估计要一个月后才会回来。到时咱们再约个时间,一起聚一聚吧。”
老牛说:“没问题,我碰到老六就跟他说。”
孟子涛又看了看在老六那个位置摆摊的摊主:“对了,在老六的位置摆摊是哪个?有点面生,以前好像没在咱们这边摆过摊吧?”
老牛摇了摇头:“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老六介绍过来的,我去看过,他手上有点货,看着不错只不过价钱有点贵,你也可以去看看。不过,这家伙有些傲,不太好还价,你注意一点。”
孟子涛朝那边看过去,发现摊位上的物件以瓷器为主,东西看起来还可以,这引起了他的一些兴趣。
“好的,那我过去看一下。”
“行,回头有时间再聊。”
“好的。”
摊主是一位三十多岁,头发有些自来卷的青年,他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着,看到孟子涛过来,只是抬头看了孟子涛一下,视线又回到了他手上的书。
孟子涛稍稍看了一下,青年手里拿着的一本瓷器鉴定书,作者是国内一位比较有名的专家。
孟子涛也不去管他,把摊位上的物件扫视了一番,马上就被摊位上的一对瓷鸭吸引住了。
这对瓷鸭是仿生瓷,仿生瓷很早以前就有,最早用于墓葬中,是墓主对在世的眷恋,但此种仿生瓷器往往制作简单造型不精致,直到乾隆时期,也正是唐英在职时,仿生瓷器达到陶瓷史上最高水平,最为人赞颂的正是唐英制作的仿生瓷器具有极高的写实性,神情与姿态兼备,栩栩如生,招人喜爱。
瓷器仿生鸭出现的很早,在古代“鸭”音同“甲”相似,故鸭与科举考试高中前三甲的“甲”相关联,“鸭”寓意科举之甲,民间对出远门考试的人赠送鸭子或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