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捡宝生涯 > 第五百零七章 玉器修补(续)

第五百零七章 玉器修补(续)(3 / 5)

,而且这段时间我也没时间修补玉器,况且他不找我修也是他的损失。”

“对的。”胡远亮连连点头,如果玉器修补之后,确实能有孟子涛说的那样,那确实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时,朱新跃问道:“老板,我有一个问题。”

孟子涛说:“你问吧。”

朱新跃问:“古人是怎么对待残玉的呢?”

孟子涛笑着反问道:“你知不知道乾隆是怎么对待玉器的?”

朱新跃想了想:“好像乾隆很珍惜玉器吧。”

孟子涛笑道:“说对了……”

乾隆惜玉是出了名的,想当年扬城工匠拿镂空雕的玉器献宝,却被乾隆一通宝呵斥,指责此举不仅使窗口成为无用之物,还浪费了上好玉料,破坏了玉材的美感,并下旨严禁再做类似玉器。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乾隆传世玉器中,确实少见镂空玉器也可见此事并不是空穴来风。

那么,乾隆又是怎么处理这类残玉的呢?

在宝岛故宫,有几比较特殊的玉器,这几件玉器无一例外,都是由损坏的玉琮改制的,想必大家应该也能猜到当时对待这种残玉的态度了。

其实,不单单是乾隆那个时候,至古以来,只要是好玉,主人一般都不舍得把残玉丢弃,往往都会依形状,改成合适的玉器。

这也正是现在对待破损玉器比较常见的办法,它一般是以掩饰、弥补玉器破损为前提,而别具匠心进行的重新创作。艺术大师们从长艺术生涯中,创造和积累了多种绝妙的应变补救、重新修整的方法,如“去高补低”、“去肥补瘦”、“以坏补坏”、“以破补破”等等绝技。

孟子涛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所以,在古玉收藏中,有很多玉器经过了程度不同的动手改制,原因就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损坏。一般来说,只要工艺到位,肯定是可以接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