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帮忙是义不容辞,承蒙大元帅不弃,孝良不胜荣幸感激,但十年前早就心灰意冷,如今实在无意重返军界,还望大元帅海涵。”
张作霖本以为吴孝良会当场应下,因为在他的印象里那个吴维必然会抓住一切东山再起的机会,如何能拒绝他的好意呢?结果出乎意料,张作霖不由得对此人刮目相看,从前极力拉拢是看重他的地盘与实力,而今竟隐隐起了爱才之念。
“你也不必急着拒绝,想好了就来找我。我累了,小六子你们下去吧!”
张学良对吴孝良拒绝加入奉军感到失望,如果奉军能得吴孝良之助,恐怕东山再起也不是难事。两个人出了南海,便有分管急匆匆赶来。
“军团长,军团长!大元帅同意撤军了,下令明日便发息兵通电!”
吴孝良暗道,好快的抉择!
民国十七年五月九日张作霖发息兵通电,但阎锡山与冯玉祥如何能轻易罢兵?冯玉祥的西北军直插河南山东,阎锡山则大举进军河北直扑保定而来。一时间,情势汹汹,竟是愈演愈烈。
张学良急调于学忠部驰援保定,撤军一日未完,保定便要保住一日,保定一失北京便会门户洞开,奉军将再无法阻止晋军进入北京的步伐。奉晋两军对峙于保定数日后以国民政府的名义要求谈判,张学良接报后一口答应,对阎锡山的这个请求他正是求之不得。数日后晋军将领孔繁慰以谈判专员的名义前往北京。
张作霖决定委派吴孝良代为接待,同时决定授予其上将军衔,专职此次谈判事务。吴孝良应下了谈判差事,却对上将军衔极力推辞,最后在二张的坚持下他才勉强决定恢复十年前的少将军衔。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谈判不会有结果,之所以要谈下去,无非是为撤军部署争取时间,而阎锡山的目的同样是缓兵之计,为后续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
为了以示对双方谈判的重视,吴孝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