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儒,添枝加叶编些故事,百姓都是愚昧的,总会有人相信的,如此一来,女帝都不是穆家的人,有何资格坐朝?如此咱们再联合几位藩王,何愁不能成事?”
连一直不语的幕僚也赞叹着附和,“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女帝必离心离德,世子善谋,主公大喜啊!”
齐王高兴的又是大笑。
齐王长子也果真聪慧,一个古人居然懂得利用舆论,真是难得。百姓虽愚昧,但也有他们自己的小聪明。他们才不管皇帝是谁,是男是女,只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能吃饱穿暖,偶尔能吃上一顿肉,那就是好皇帝。
女帝登基以来,盐由官府统一售卖,盐价降低了,百姓都能吃得起盐了。光是这一点就足够百姓感念女帝的好了,更何况女帝还下旨减了他们的赋税,没有了乱七八糟的摊派,即使要服徭役,不仅管饭,还有工钱拿。
与以前相比百姓的日子过得确实好多了。尤其是整个江南道,各府县的父母官多是阿九的心腹,新政推行地最为彻底,百姓受益最多,人人都说女帝是个好皇帝。
齐王造反,阿九并不觉得意外,只是派谁去平叛呢?朝中武将说少不少,但说多还真的不多,这个不多指的是带过兵打过仗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满朝数来数去也不超过一手之数。
也有不少年轻的将领吵着请旨平叛的,可阿九能答应吗?跟去历练一二还行,做主将是万万不可的。阿九已经得到消息,齐王手底下有好几个猛将,尤其是他的二儿子,有万夫之勇。
有能力领兵的武将却都不大想动弹,有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有的自觉积攒下来的功劳足够了,没必要再奔波一场了,要知道上了战场那命就不是自己说的算了,要是胜了还好。若是兵败身亡了呢?家中的儿孙可能支撑起门庭?
这般左盘算右盘算,还是不宜冒险的好。只要自己活着,凭着身上的战功,再庇护家族二三十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