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就把我闺女带回府,现在指不定怎么受磋磨呢。”
桃夭笑了,扬声道:“你闺女是英王府上的妾不假,还是你亲手送进去的,可人家英王世子跟世子夫人感情好,你闺女在人家府上纯粹是个吃闲饭的,正巧,我们府上缺人干活,王爷就把人要来了,解了英王世子的难处,他可高兴了。”她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围观的百姓议论开了,“哎呦哎,亲手把闺女送去做妾,哪是会疼闺女的人?现在却跑这问人家九王爷要闺女,是何居心?”
“就是,就是,谁不知道九王爷是佛子戒色?他这一嚷嚷不是坏九王爷的名声吗?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呢?”
“是不是故意要整九王爷的?几个月前九王爷不是奉旨讨欠银吗?那一回得罪了不少人呢,莫不是哪家心怀怨恨故意使人来膈应九王爷的?”
——
百姓七嘴八舌,舆论一面倒,全是帮着九王爷说话的。毕竟文二爷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的与桃夭这个娇滴滴的姑娘比起来,还是桃夭好看又可信一些。有人已经手里拿着臭鸡蛋烂菜叶子准备朝文二爷身上扔了。
文二爷一看情况顿时傻眼了,怎么都帮着九王爷说话了?之前明明还站在他这边的呀!他牙一咬,又嚷起来:“我闺女做妾怎么了?做妾也不犯律法吧!家中困顿,我疼闺女,把闺女送英王府享受荣华富贵,做妾是不好听,可对于我们小老百姓来说却是实惠。”
人群先是一默,渐渐的便有人点头,小声附和。对于老百姓来说,才不管名声好不好听,生存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这个文二爷把闺女送去富贵人家做妾,倒也算是慈父心肠了。
文二爷一见舆论又要回到他这边来,大喜,再接再励嚷着:“我们连纳妾文书都有,衙门那里也有存档,我闺女是正正经经与人做妾的,九王爷把人要回来做奴才算怎么回事?这不是逼良为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