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鉴宝人生 >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死了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死了(7 / 8)

‘瓷圣’。”

楚琛摇了摇头:“不对吧,岛国的‘瓷圣’不是李参平吗?而且吴祥瑞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也是有争议的。”

“什么?”姜家畅和赵齐瑞听了这话都有些不明所以。

楚琛解释道:“因为,即使根据史料把祥瑞瓷问世时间提前到万历末期也就是1603年前后,假设五良大甫1511年来咱们国家时是20岁,那么起码要活到1603年112岁高龄时才能看到自己的成果祥瑞瓷在岛国问世,你们觉得这个可能性多大?”

大家一想,觉得这个可能性还真不大,一时间也开始怀疑起吴祥瑞到底存不存在了。

过了片刻,姜家畅好奇的问道:“那这些祥瑞瓷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据清代相关资料记载:‘正德中……得外国回青,价倍黄金,知其可烧窑器,命用之,其色古菁。故官窑青花多有佳品。……当日厂工恣为奸利,出售民陶。明嘉靖间,邑令朱景贤设法调剂,其弊稍息。’”

楚琛说道:“也就是说,正德年间瓷都官窑的管理者为了一己私利,把比黄金还值钱的进口回青料盗卖给民窑。这种用来路不正的高价材料烧制的高档民窑瓷器当然不敢在咱们国家境内流通,而满足岛国茶具商需求,绕道出口便成了唯一可行的销售途径。”

“明嘉靖以来,出口岛国的物资几乎都走东南沿海口岸。瓷都的产品也只能长途辗转运往南方通关。为防止被半路截获,必须千方百计进行遮掩。”

“这样,凭空捏造一个‘五良大甫吴祥瑞造’的虚假款识,能够造成咱们国家的人以为是岛国造,而岛国人以为是咱们国家造的假象,以求万无一失,蒙混过关。这就是为什么至今咱们国家境内很少见到当年遗存的祥瑞瓷,以及‘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识,在两国均无据可考的最好注释。”

说到这,楚琛呵呵一笑道:“当然,这一切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