琛手中的这对葫芦鸽哨大小相差不大,保存完好,表面均漆黄色,哨口后额(即哨口的上部,通称“后脑门”)圆浑,一顺而下,殆取流线型之意,与音响虽关系不大,但可减少气流阻力,减轻飞鸽负荷。
鸽哨底刻“文”字,“文”字作者姓陶名佐文,他制哨考虑周详,是民国京城的制哨名家。
这样的名家制哨,能够完好的保存到现在,算是比较难得的东西,不过可惜的是就这么一对,如果有几对的话,那价值就高了,现在就一对的话,估计也就值个几千块钱而已。
正当楚琛在那打量着手中的鸽哨时,一位二十多岁,穿着一身高档服饰的年轻人,就站到了楚琛旁边,随后蹲下身,拿起了摊位上的一只青花小笔筒,左瞧瞧,右看看,看上去好像挺喜欢的。
锤子见年轻人有意,便开始说这笔筒如何精美,年轻人如何识货云云,如果年轻人要的话,五千块钱就出手。
说实话,从那年轻人的样子,就能感觉的出他对青花瓷的研究应该还只是刚刚入门而已,所以一时间吃不准这只笔筒的真假。
正在年轻人踌躇之际,旁边过来一名顾客模样的男子,在年轻人身旁观看小摊的藏品,忽然他就指着年轻人手中的笔筒说道:“这只笔筒看上去颇具些韵味,挺像真东西的,小哥,问句冒昧的话,能不能让我看看?”
楚琛见此情形,暗自一笑,这男子其实他也有些印象,平时时不时的会给锤子做托,估计今天看到年轻人可能比较有钱,又准备要给这年轻人“上”一课了。
古玩买卖和下棋一样,都讲究君子不语,因此,楚琛明知道其中有问题,他也不会多说,毕竟谁都是从这一步过来的,既然想踏入这一行,就应该要有踩雷的觉悟。
年轻人是十足的新人,他根本就没多想,便把笔筒给男子观看,而且还是直接递给了男子,一点都不担心男子没拿稳笔筒,不小心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