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鉴宝人生 > 第九百六十二章 老常的补偿

第九百六十二章 老常的补偿(6 / 7)

它于1920年代曾出现在京城,几个大汉把它们从庙观里弄出来扛到琉.璃.厂,想换几个钱。瓶上明明白白写着元朝的年号。但琉.璃.厂所有的专家都笑了:洪武青花都烧不好,你元代的就这么漂亮了?而且这么大件,肯定是假的。

最后,这对象耳瓶落到了大维德的手上,人们都认为他“傻子”“打了眼”。连他本人一开始也不敢把它们摆出来展览,放在仓库里当作交了学费。

第二件,是那只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这只梅瓶是出土器物,刚出土的时候,权威部门给它定的年代是明代,好在当时有人慧眼识珠,最后留在了国内。

而当时的人们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元青花瓷的工艺特征只坚持到明早期,明宣德后便无踪影了。

由于民族性格的殊异原材料的绝版画风的变异取舍,特别是朝代的变更,导致元青花瓷这一绝品在历史上嘎然而止,在明清两代连仿造都未出现,即明清两代是没有元青花瓷仿品的,形成一个极为特殊的近600年的空白区。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米国的一位博士才确定了元青花瓷的存在。而我国在70年代出土了大量的元代器物,以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元青花的存在。直至70 年代后期,全世界才正式承认了元青花。至八十年代中后期瓷都才开始仿制元青花大盘,后又陆续仿制其它不同造型器物。

真实情况是,我国乃至世界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还很少有人知道元青花瓷,更别说大量仿制了。当时仿制的大盘看起来似乎不错,而且被认为能乱真。但时至今日,当人们逐渐摸清元青花瓷的本质特征时,才发现元青花瓷是不可仿造的,没有给后世留下可乘之机。

而在这种情况下,老常居然说,他有一件雍正年间仿制的元青花,楚琛可以肯定,老常的那件东西不是赝品就是他搞错了。

老常呵呵一笑道:“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