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鉴宝人生 > 第八百零九章 会变色的盘子(续)

第八百零九章 会变色的盘子(续)(4 / 5)

看少买,没有把握就不买了。”

吴叔闻言就哈哈一笑道:“老元,不是我说你,你哪次打了眼不是这么说的,我看你就是不长记性!”

元弘建反驳道:“我也会吸取教训,至少现在买东西,五百块以上的东西,我碰都不会碰。而且,之前楚老师不也说过嘛,玩这一行,一定要多实践。我现在买的东西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就算买了赝品,也只是花点钱买个经验。只要我不像以前那样不懂装懂,总会进步的。”

元弘建这样的态度,楚琛还是挺赞同的。一般来说,在收藏市场里,最容易被打眼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外国人。

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收藏市场的情况,也不知道行情,他们习惯把国内的市场和国外比,觉得东西便宜,从出发点上来说,他们也不是为了投资,主要是自己的兴趣,花3000块钱买一件民国时期出口转内销的瓷器就觉得很高兴。

第二种容易打眼的人就是不懂装懂的人。他们往往会学到一点收藏中的术语以及概念,强调文物文献中某一些特征,靠着这些特征和术语概念买东西。他们就不想想,你知道玉器里有“橘皮纹”,那造假者就不明白吗?

这些收藏者满嘴术语行话,比如,说瓷器内壁没黑点就说“没飞着灰”,听起来好像很懂行,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概念,是空的。而收藏是实打实的,真正做收藏的人对于一些细节观察得很具体,描述也实在,是不玩这些术语概念的。

而且,不懂装懂也就罢了,他们买东西的时候,还喜欢自作聪明地侃价。

楚琛以前见过一位老兄,他看中了一件青花笔筒1,卖家开价1万块,这老兄就开始侃,侃到了30块。楚琛想想都觉得好笑,1万都能侃到30了居然还敢买?有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卖家又不是傻子,好东西会30块给卖了。

而这位老兄却觉得自己挺有本事,30块买下了,等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