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威尼斯。滞留数月后,又于翌年到达曼图亚,为当地的伯爵夫人,一位酷嗜文艺并广泛收罗艺术珍品的鉴赏家画了几幅肖像,其中有一张素描颇象他后来那一幅《蒙娜丽莎》的侧面像。
1500年4月,达芬奇再次回到故乡佛罗伦萨。得知兰则塔大教堂的主祭坛需要一幅祭坛画,他表示愿意完成此任务。僧侣们兴奋地把达?芬奇的全家请进了教堂,予以十分殷勤的款待,但达芬奇久久没有动笔。
最后,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圣约翰》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这幅素描是以寻求人物的明暗调子为准绳来描绘的。达芬奇把圣安娜马利亚基督和施洗约翰四人,作为一个融洽欢聚的家庭成员加以集中表现。群像中以圣安娜与圣母的对话形式为主题,表达了一种人间家庭的天伦之情。由于人物感情细腻,相互交叠的身躯也给人以亲密无间的美好气氛。
1506年,达芬奇回到米兰以后的两年,他又画了同名的一幅油画《圣母子与圣安娜》。这幅画在板上的油画与当年那幅素描虽属于同一构思,但比较起来显然不如素描来得亲切和诗意盎然些。
这主要是人物的安排过分受限于构图,形式感考虑得多了些。在这里,画家让圣母马利亚坐在她母亲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娜虽然也很年轻,但仍感到圣母的身躯太大些,她难以承受如此重量。
可是圣安娜脸上展现的笑容,是对着眼前那个顽皮的小外孙,想要骑在羔羊身上的耶稣而发出的,马利亚倒象坐在安乐椅上那样,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稣。这种情绪传递是不很协调的,人物尽管处理得紧凑,却并不显得自然生动。
而眼前的这幅油画作品,正是之前那个素描版本,《圣母子与圣安娜圣约翰》的油画版本,看上去就像素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