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邓玉函给研习院带来的压力,他们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改进试验,光是手工制造的试验枪就有两百多支,其中不知道淘汰了多少种看起来十分完美的方案。
瞎火率、射程、威力、射速甚至易用性与易制性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他们还按照柳鹏的安排在燧发枪上安排了活动式的刺刀,结果这把刺刀装在燧发枪之后,德蒙斯就以一种权威的语气地说道:“恐怕以后在战场上是看不到长枪兵或是其它类型的纯冷兵器部队了!”
火绳枪不能安装刺刀,他们面对敌军冷兵器部队冲击时自身几乎没有任何防护能力,因此任何军队都需要编制大量的长枪兵或是其它性质的冷兵器部队来负责掩护他们。
但是燧发枪上了刺刀以后就能第一时间上阵白兵相接,冷兵器部队的作用可以说是可有可无了,燧发枪不但能提供更密集的火力,而且本身也能减少大量的冷兵器兵员占用。
因此德蒙斯已经清醒得认识到,伴随着燧发枪的大量生产与装备,海北军甚至整个世界的作战形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而一旁的庄调之补充道:“现在我们已经全力开始生产燧发枪,一个月大约能生产三百把燧发枪!”
柳鹏立即补充了一句:“或者是说,我们一个月生产的数量还不够一个步兵营换装,这武器太少了!”
“是有点少!”现在站出来表态的是邓肯:“必须有更多的燧发枪才能完成整个海北军的换装,但是我们用尽全力了,如果产量再高的话,我们就很难保证质量!”
燧发枪的生产难度远远高于火绳枪,而且造价也同样高于燧发枪,过去这一年时间里面德蒙斯与研习院并不仅仅是准备选择一把完美的燧发枪,而且还需要考虑他的易生产性与一致性甚至是易用性。
因此从造枪的材料到枪膛、枪木甚至是造枪的各色机床,研习院可以说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