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也能将长枪的攻击范围增加到最大。
在双方都是长达近一丈四尺的长枪情况下,士兵很难准确判断突刺的时机,如果狂冲过去突刺,往往会自己撞到对方枪头上,自己却没有刺到对方,这样的缓慢接近后寻找时机,才最适合超长长枪的对战。
密密麻麻的枪头出现在阵列前方,辽兵鼓声一缓,他们的长枪兵也放平长枪,保持着平整的战线一步步接近,但握持的方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哪有祥符国步兵这样的整齐划一。
两翼两个连快弩兵这个过程中遭受了不少辽军散兵以重箭疯狂反击,加起来死了一百多人,但后面八个营队一直保持着死一个补充一个,所以人数始终没有减少。此时,他们发出最后一轮齐射,辽兵散兵则扔了一波飞斧和飞剑,给对方造成了最后一次远程伤害,然后祥符国方阵两翼的这两个连队开始退后,但并没有彻底退去,而是处于第一梯队方阵腰身位置,于山坡之处,继续向辽兵射击。
与此同时,祥符国方阵第四排步兵则乘着方阵速度减慢,抽出匕首和腰刀,蹲下身子沿着阵线钻到长枪线之下,然后躲藏在第一排长枪的缝隙之中。
辽国散兵并未有这种训练,活动空间消失后,有一些冒失的冲上前来拼杀,被密集的长枪立即刺死,另外有些看到祥符国大军蹲着,也学着照做,这些短兵手在矛杆下凶狠对视,也在等待时机。在长枪互相交锋之前引开敌人注意之前,这些短兵手不能出击,否则会被对方密集的长枪轻易扎成肉串。
两翼外侧的快弩射击声不断,用密集的远程攻击压制超出己方战线的辽军兵,外侧的辽兵弓手也在反击,箭支飞舞的嗖嗖声夹杂在快弩刺耳破空声之中。
魏子奇耳中却只对鼓点有反应,每响一鼓便踏前一步,其他的声音似乎都远在天边,两翼不关他的事,面前的长检却越来越近,魏子奇两眼发红,下意识的按照缓慢的鼓点一步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