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宋王侯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吕馀庆的机遇

第五百五十六章 吕馀庆的机遇(3 / 5)

天寝食无味,精神恍惚。他不相信,凭自

己的满腹才学,竞不能金榜题名,一定是科场舞弊,考官们从中做了手脚。

他不甘心就此沉沦,碌碌无为地终此一生。他决定上书朝廷,向皇上倾吐自己对治国安民、经邦济世的见解和看法。他认为,既然科举场上有舞弊行为,自己没有钱也不屑于去贿赂那些考官,那么走科考之路,就是考到两鬓飞霜,也仍是没有出路。这封上书,该是自己踏上仕途、跻身富贵的阶梯和敲门砖。他又知道,国主李煜乃当代诗词大家,精于文辞。因此,这封上书他颇下了一番工夫,述事说理,务求精当;遣词造句,尽力华美,真个是字斟句酌,罄心竭虑。他要让这封上书既政见深邃,又文采斐然,引起李煜的重视,一鸣惊人。

孰料上书递上之后,却是泥牛人海,音信全无。他等了将近一年,竟然无任何答

复,也不知是因为皇帝昏聩庸弱,对治国长策不感兴趣,还是因那些朝臣们嫉贤妒能,将自己的上书半路里截杀了。

范若永彻底失望了,他对李煜这个国主,对南唐朝廷,对南唐的科举制度都失望了。

他带着满腔怨恨离开了国都金陵。秉着‘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的想法。他决心与这个腐朽昏暗的国家诀别,良臣择贤主而事。

正在这个时候,他听说大宋准备攻打南唐,便想送一份厚礼给宋军。

大宋要进攻南唐,长江天堑将是他们很难逾越的障碍。仅靠船帆抢渡,风高浪急,守军射杀,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马?他想到了浮桥,若是能在江面上架设一座浮桥,大军过江如履平地,那将会减少多少损失?

于是他便扮成一个渔翁,在长江岸边踏勘,选择了采石江畔这段最佳的架桥位置。

他于江上无船行驶的时候,驾着小舟装作钓鱼,在江面上南北穿梭数十个来回,用丝绳丈量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