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抗战之钢铁风暴 > 598 形势

598 形势(6 / 7)

系中央军的压制,又拿出了一部分兵力牵制了中原的西北军,只是攻下郑州与华北方面军会师中原的目的并未达成,就遭遇了西北军的大规模反攻。尤其是杨虎城与孙立人二十几万人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压过来,在河南南段的日军根本招架不住。压在华中方面军头顶上的担子顿时重了不少。此时在华作战的主力全是华北和华中,华南的根本抽调不及,要负责随时支援东南亚,也根本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因此,松井石根只能将主意打到兵力最为雄厚的华北方面军身上。

临于华中方面军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田俊六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反复考虑,再加上大本营那边的部分指令,抽调了两个师团南下,加入了华中方面军的序列,进入驻马店一带,负责阻击南下的西北军。另外又加强了豫东与皖北方向的防御,以应对张楚九的,还有赵铁树集团军的反攻。眼下的形势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确实不太妙。由于日军南下,海军也消耗了一些舰只,而南洋的大量的工业橡胶,粮食,还有石油,都要用船运回日本本土。单是一个婆罗洲油田,运过去的机械,还有一年至少高达几百万吨的原油,便要挤占大量运力。因此造船的需要压过了所有需求。

再加上为了应付美国的威胁,一度因为侵华战争影响了造舰计划的海军,此时也加大了造船,尤其是航空母舰的力度。日本此时一年的产钢量不到六百万吨,以至于分给陆军的份额不断被挤压。而陆军,包括东北军,华北,华中,华南,东南亚作战部队好几个方向。

钢铁产量产量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此时日本军火的产量,尤其是在坦克,装甲车,还有各型火炮的补给上,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而与此同时,西北的年产钢量,在川南,包头,还有西北一些中小型铁矿的供应下,已经突破了400万吨,而且还在用极快的速度增长,每个月从生产线上走下来的坦克,突击炮已经超过了百辆。这几个月的时间,每个月都有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