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男人这帮人都比较有特点,他们大部分人都有过京城大院生活的经历。
在动乱的年代,大院子弟受到父辈权力的庇护,童年享受着很多便利,可以有机会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书籍、文艺作品,甚至政治八卦。
和生长在胡同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更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思想,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自带着一股优越感,所以这些人的作品常常以现实主义为题。
最明显的例子是姜闻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讲述的故事,主人公马小军的父亲常年在外,没有人管教的他在大院里结交了一群哥们,他们逃课、打群架,“混街”成了他们这伙人的生活主题,当外面的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时候,这群人却在自己的田地里享受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不食人间烟火。
所以这些人喜欢谈情怀,作品再赚钱、再充满铜臭味,都是要有情怀的。
《私人订制》口碑不好,冯晓刚和媒体以及网友们对喷的时候,就强调:“你们认为我的东西不好,是你们没有情怀。”
说白了,这帮人,特别的矫情!
而且抱团!
说实在的,如果导演不是管唬,换了许辉执导,真不一定能邀请到冯晓刚…
想到冯晓刚,许辉有点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冯导不是忙着筹备春晚吗?怎么得闲?”
春晚哎,那么浩大的工程量,作为总导演,冯晓刚估计应该焦头烂额才对。
虽然历史上,这一届的春晚被人各种诟病,被称为华艺的年终聚会,但毕竟是春节联欢晚会,想想公司的年会都需要各种彩排…
“我算是误上了贼船,原本想着没尝试过,玩一把,现在知道了,这玩意它就是‘国家定制’,很多东西,就是没有办法!”
又戳到冯晓刚内心了:“在一次领导审查,把所有的节目都给否决了!我特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