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生于1984 > 第十二章 闭幕

第十二章 闭幕(2 / 4)

题就顿感晦涩,直言“看不懂”也不愿意看,再加上此类影片有着独特的节奏和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的爆米花电影有着激烈的起承转合,这是文艺类型还有现实主义剧情片渐渐远离主流观众、票房惨淡的一大重要原因。

即使是2018年,很多人所说的口碑决定电影票房的时代,《嘉年华》的票房才2200万,如果不是恰好碰到了三色事件,估计票房会更少!

主题太多深刻,观众真的喜欢不起来!

《素媛》的题材跟《嘉年华》出奇一致,这样的电影要是能拿到高票房,除非电影院给足排片量…

这是不可能的!

院线排片的根本原则就是电影能赚钱!

许辉准备把《素媛》当成文艺院线的第一炮,但心里还是没底,毕竟现在是2013年,电影依旧是票房为王!

国内,无数的电影公司已经把《泰》当成案例分析,期望能找到这部小成本喜剧票房大卖的原因,一堆的电影人也纷纷学些徐光头,希望能get到他的一点技能…

跟风,本身就是电影界的常态!

这种时候,许辉还有他的辉文天下逆市而行,开始宣传什么‘电影人应该有自己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

别闹了!

很多文艺片,在国内票房方面突出的非常少,但通过出售海外版权,一样获得了不错的商业利益。实际上,投资比较少的文艺片,商业诉求比例不能超出自己的投资,这才符合市场规律。

当然,很多拍了一辈子文艺片的大师,他们的说法很有趣:‘如果拍电影是为了自己赚钱,那这个世界就没什么发展了。我的生活很简单,也不是那么需要钱…’

……

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很喜欢中国电影,或者说,柏林电影节对中国充满了好感!

老张的《红高粱》就是在柏林起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