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特殊时期,这种时候出了差错,尚书大人不扒了他们的皮才怪。
很快的,女子便被刑部差役搀扶着走了进去。
街上围观的民众中,有人摇头道:“要说这对待百姓的态度,还是刑部的官差最好,哪像京兆尹府,前一阵子,听说有人在衙门口申冤,府衙的人不管不顾,还以扰乱衙门办案为由,将人关了起来,这和刑部比起来,高下立判啊……”
“可不是吗!”话音刚落,便有人附和道:“不巧,当时我也在场,那姑娘据说是死了妹妹,这可是人命案子啊,京兆府衙那帮人,也实在是太草率了……”
“我可是听说,那姑娘被抓了好几次,京兆府衙这是在担心什么呢……”又有人插嘴道:“刚才进去的,好像就是那位姑娘啊,她这次怎么跑到刑部来了?”
“竟有此事?”有人脸上露出愤怒之色,快步的向刑部大门口走去,“若真是如此,这桩案子,我也说不得要看看了!”
“我也去!”
“同去,同去!”
……
刑部衙门口,群情激奋的众人被衙差拦住。
不过,也并未拦住多久,验明了他们的身份之后,有专门的人将他们引进去。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刑部审案的时候,是允许有百姓在外面旁听的,刑部对外号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部分案件,办案过程完全透明化,赢得了不少民心。
当然,为了不扰乱办案秩序,还是将旁听人数限制在五十人以内,不过,虽然大多人无法亲眼看到,但案情的种种细节,却会通过这五十人之口,传达出去,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传遍整个京都。
公堂之上,刑部侍郎刘一手拍了拍惊堂木,问道:“堂下何人,家住何处,有何冤屈,慢慢诉来。”
那女子站在堂上,声音柔柔的说道:“禀大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