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总体预估,京城的建筑和物流需要劳动力15万,三年之后,两家公司纳税超过百万,带动的其他行业,数之不尽。
从原本每年消耗700万国帑,到给朝廷带来百万岁入,最关键是,组建公司之后,效率大大提高,以后有什么大工,可以直接承包给他们,虽然会多付出一些钱款,但是免去了扰民之苦,还能又快又好,保质保量把工程做下来。
王宁安不是空口说白话,这套东西他在平县已经试验过了,完全行得通。专业的建筑队至少能提升五倍效率,而随着经济发展,专门的物流业也十分必要。
不说别的吧,京城的餐馆酒楼已经有了外卖业务,很多小学徒提着食盒,到处送菜,厢军凭什么不能学学他们,也靠着自己的双手挣钱……
赵祯把王宁安的方案给了韩琦看了看,韩相公的智商是不用怀疑的,他只是想不到而已,穿沪指被捅破了,韩琦大惊失色,心里头嘭嘭敲鼓!
脑中闪过六个字:既生瑜,何生亮!
没错,他以才智自诩,生平能放到眼睛里的人没几个,目空一切,目无余子,说的就是韩琦!
当然人家也要本钱,自从入仕以来,过关斩将,曾经靠着一己之力,扳倒两位宰相,参与庆历新政,力战李元昊……出将入相,如果没有王宁安掺和,人家韩相公就是大宋的传奇。
还是那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的两份方案,摆在那里,就算韩琦脸皮厚,他也不敢说自己的好,一张老脸微微发红。
赵祯倒是没太注意韩琦的神色,他还沉浸在王宁安的奇思妙想之中。
“王卿这个办法很好,非常好!假如能在京城实验成功,就可以推广开,其他的路府州军,都可以效仿,如此一来,我大宋的百万厢军不但不是朝廷的负担,还能替朝廷创造税收,充实国库,变废为宝,一举两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