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好主意,先用施粥,把老百姓稳住,然后淘汰一部分人,等到大家都喝粥喝得没了力气,只想求一条活命,再来招兵,强壮的人走了,剩下的就是一帮老弱病残,只能任人宰割。
朝廷多给一些粮食,就能苟延残喘长久一些,如果幸运,便躲过了灾荒,如果不幸运,就只有饿死。
哪里是救灾啊,简直是包藏祸心的陷害屠杀!
可就是这样,还有一大帮人上表称颂,给王拱辰请功。说他做得非常好,到了陈州之后,安抚了灾民,剿灭了叛乱,又恢复生产,要不了多久,陈州就能恢复生机。
甚至有人提议,让王拱辰重新入朝,担任执政。
曹佾实在是忍不住了,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伏案疾书,他把满腔的怒火的都释放出来,化成了文字。
奏表写得很长很长,一直写到了天快亮了,曹佾才把奏疏封好,用了自己的火漆,立刻送到皇宫,交给他的姐夫。
曹佾的举动,瞒不过欧阳修,老夫子略带羞愧,他是算计了曹佾,这道奏疏只能是国舅爷上,他欧阳修一旦上书,就会演变成党争,拖延扯皮,最后倒霉的还是陈州的百姓。
这么多年来,要说救灾最成功的,莫过于河北,在王宁安的主持之下,灾民活了九成人口,还冒出了一个繁华的平县,相比之下,满朝的文臣都被比了下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陈州百姓的活路还在二郎身上,最好曹国舅的一封奏表,能打动赵祯,改弦更张,或许这些无辜的人还能活下来……
夏日炎炎,加上国事如麻,赵祯的心情很差,一点胃口也没有,曹皇后听说,亲手做了几道小菜,到底是老夫老妻,赵祯和皇后一起用膳,比起平时多喝了一碗粥,把陈琳欢喜得什么似的。
饭后喝茶,曹皇后就随口问道:“臣妾的兄弟没有给官家丢人吧?”
赵祯笑道:“景休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