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难道是怕刺字,没人愿意投军?”梅尧臣好奇道。
“百姓当然愿意投军,灾年能吃口饱饭就不错了,还在乎什么刺字不刺字的。”
“那,为何会出麻烦?”
包拯摇摇头,“灾民太多了,招了兵,修六塔河,又招了工,青壮都被调走了,却还剩下几十万的老弱妇孺,让地方衙门,如何处置!”
听到这里,欧阳修等人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没错,大宋朝的救灾体系的确完备,可是几百万人遭灾,上百万流民,压力还是空前的。
按照以往的法子,招了七八万厢军,又招了二十几万民夫,去修六塔河,结果还剩下了六七十万人。
投军、做工的都是青壮,都是挣钱的主力,剩下的人几乎没什么用处,却还要消耗惊人粮食,地方衙门的存粮不够了,朝廷的粮食调不过来,这些人忍饥挨饿,每天都有饿死的。
有一句话,包拯没有说出来,大家伙的心里全都有数。
青壮走了,剩下的老弱妇孺没本事造反,官吏们都琢磨着,反正不给他们粮食,也不会出什么问题,谁见过老弱妇孺造反了?把这些人饿死了,反而少了负担……因此各地的衙门,好一些的弄个粥厂虚应故事,心狠的干脆视而不见。
有人要问,往常也会发生灾害,难道也这么不管老百姓死活吗?
其实以往的灾害规模小,最多二三十万的流民,招收几万人马,加上家眷,就差不多一半了。
剩下的分散到各地,去给地主当佃农,也就解决了,饿不死多少人。
可这一次的人太多了,大到以往的办法都失效了。有些地方的佃户担心流民会抢租他们的田地,纷纷结社自保,甚至发生械斗冲突,死了不少人。
灾民和地方发生冲突,官吏当然站在自己人这一边,无依无靠的灾民处境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