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能做到这一点,不是自然不是因为李鸿渊的面子,李鸿渊是活阎王不假,很多人畏惧他不假,但这世上,还有一种人是硬骨头,读书人的硬骨头就多,而那种不为名利,一心只教书育人的老家伙们,往往就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不是强权武力能够征服的,所以说,名声奇差的活阎王是啃不动的。也好在李鸿渊不是真正的二世祖,不会没事找这种麻烦。
靖婉的面子,源自一份名帖,她二叔祖的名帖,骆家的两位大家长提前就知道她要随晋亲王下江南,别的没给靖婉什么,就给了她一份二叔祖的名帖,任何人都不要小觑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的影响力,在师生情谊等同于父子情谊的年代,在遇到某些难以解决的事情,凭借靖婉与那位的关系,事情就可能迎刃而解。
而这一次,都不需要摆出关系,只需要那名帖,人就给轻易的送了进去。
活阎王可是不高兴了老一阵。
瞧瞧,晋亲王妃可是比晋亲王的本事大多了。
菜肴一份接一份的上桌,看上去也是色香味俱全,要说晋亲王吃的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那肯定不是,这话也不过是用来噎人的,吃食的地域性很强,有些东西讲究的是新鲜,比如沿海的海鲜,深入了内陆,能吃的也就是干货了,想吃一个生与鲜,那是做梦,当然,靖婉在前世时,倒没这么大的限制。大概是不想被李鸿渊挑得太狠,多数都用开明府的时鲜。
李鸿渊看似散漫,又似悠闲,但是,他到底是个什么心态,又没人看得出来,果然,生在皇家,便是他这种肆意惯了的人,都擅长隐藏情绪。所以说,这些混官场的,自己极力的想要成为外人看不透的人,却又最讨厌这样的人。
矛盾又理所当然。
说起来,靖婉倒是一开始就对这席面有所期待,开明府那么长的历史,自有它流传下来的特色菜品,别处或许有,但总没有原滋原味的地道,没有那么多的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