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陷,但毕竟尚不能动摇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基础,更对整个中英战局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孟加拉的达卡都可以放弃,现今已经可以看清英军的战略,那就是收缩兵力防御重要港口城市,必要时,更可以依靠舰队支援,印度真正经济发达有战略价值可以为其海军提供支持的其实就是沿海几座大城市及辐射的周边地区,而帝国陆军则需要长途跋涉的远征与其作战,更面对漫长无比的补给线之考验。
根据可靠情报,为了防范帝国的侵略,这些年英国在印度大陆的陆军维持在十万人左右,现今可能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而加尔各答,英国红衣军团、印度雇佣军加之英人自发组织起的武装,定然是一个超出自己想象的数字,仅仅其正规军,也应该有数万之众。
毕竟,加尔各答是整个大英帝国在东方的心脏,不容有失。
红衣军!邓天培思及这令欧洲大陆战栗的军团,胸中莫名激荡,英国陆军,因为早年创立之初参与了对抗英国王室的起义,击败了国王军并将英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从此英国王室拒绝让整支陆军享有“皇家”头衔。
但这支红衣军团,却是如此的强大,作为大英帝国掠夺全球利益的马前卒,红衣军的刺刀和子弹打出了一片片物产丰饶的殖民地,为大不列颠戴上了“曰不落帝国”的桂冠。
想象那个画面吧,排枪时代,一个个身着猩红色大氅,头戴用黄铜和羽毛装饰而成的高筒帽的帝国士兵,在军官的命令和军乐队的伴奏下缓缓推进。战友的倒下,开花弹在身旁的爆炸,都无法让这群战争机器的脸上出现任何的表情变化。待到达交战距离之后,整齐划一地举起滑膛抢齐射,然后在枪林弹雨中以淡定的姿态完成复杂的重装程序,再等待指挥官的下一次号令……
这便是震慑欧洲的红衣军带给全世界的英勇无惧、不可战胜之形象。
英国不需要维持一支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