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英法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搁浅。
而南国步兵团在上海近郊架好了火炮,一副准备攻城的架势,可把英法工部局的董事们逼得跳脚,轮番去拜访杜翰,就差绑架他来签字了。
1859年9月底,南北双方终于在上海达成协议草案,只等六王与摄政王御览朱批,在草案中议定,上海归北国所有,但严禁南北双方武装入境,上海江海关由南北双方共管,关税分配以万国货物南下北上为准,又南北货物自由流通,双方皆不征收入境关税。
叶昭对于条约是极为满意的,不但拿到了上海的关税权,最重要的就是双方商品自由流通这一项,使得整个中国的经济并没有被割裂,对于南方意义非同寻常。
果然,给北国了一个上海的所有权,面子令他足足的,立时就收到了丰厚的回报。
南北之争,看似划上了句话,但叶昭知道,实际上,不过是新的开始。
而随着上海谈判的尘埃落定,南朝政务院副总理大臣的人选也浮出水面。
惜阴书院,进进出出到处都是忙碌的文员,他们正忙着收拾房间,为即将同样在惜阴书院办公的副总理大臣以及议政大臣们准备官署。
实际上,副总理大臣和议政大臣制度同军机处差不多,只是更为规范,职责也更为明确。
坐在宽大气派的镶金桌案后,叶昭作个手势,文员忙将案头厚厚的文牍一摞摞分给端坐两旁的官员。
李鸿章、李小村、李蹇臣、袁甲三四人在场,都恭恭敬敬坐在软墩上,各个不动声色,但实则,心里怕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叶昭品了口茶,淡淡道:“我不瞒你们,实则你们四人都在我思量中,也都是可用之人,但用谁不用谁,我可伤脑筋了,咱们政务院立衙没多久,要说谁更能干些我也说不上来,而且,你们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足。”
四人都不说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