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先涛数码已经做到世界二流,亚洲第一流的话。小伙伴公司的特效,只能算世界三流和亚洲二流。比国内很多的影视公司强一点,但跟先涛数码对比,至少还是有三五年以上的技术差距。
小伙伴公司的技术水平,大致上能达到先涛数码做《风云雄霸天下》时期的水平。但这是98年的作品。先涛数码这几年,技术积累之后,早就比之前更进一步。
所以,《海虎》特效的制作,并非是小伙伴公司包揽。而是小伙伴公司、先涛数码和意马国际公司三家共同制作。
其中,六成特效订单是先涛数码吃下。小伙伴公司和意马国际则是分别拿两成,这也是按照三方的技术实力来分配蛋糕的。
三方联手,超过50名特效师。开始将剪辑好的电影镜头,按照剧本需要。大量的加入了特效镜头。
这些特效镜头的辛苦程度,实际上,也并不亚于电影拍摄。
甚至,劳动量和技术含量有过之而无不及。并非是很多人想象中,动一动鼠标和键盘,电脑给给你合成特效镜头。其实。这些特效镜不是电脑给你做出来的,电脑和软件中,至多有一点可供参考的素材。高水平的特效,还是需要特效师们动手一点点的创作。这跟画家作画,动画师做动画。没多少区别。
比如,《海虎》里面很多镜头大的山崩地裂,海水沸腾,台风席卷。但实际上,拍的时候,剧本里面写着这些画面,摄像机拍出来的是没有的。这些都是要靠特效师们加特效,如果没有加特效,电影会非常难看,比小成本电影还要难看。
因为这些镜头,加特效之后会非常恢宏大气,但如果不加特效,就会显得像傻逼一样。本质上,特效大片和不加特效的片子,拍摄的理念有时候都是不太相同的。
频繁加特效的导演,构思出来的镜头。和没考虑过加特效的导演们,有时候,拍电影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